在安第斯山第區(la zona andina)的國家有,委內瑞拉(Venezuela)、哥倫比亞(Colombia)、厄瓜多爾(Ecuador)、秘魯(Peru)、玻利維亞(Bolivia)與智利(Chile);位於這幾個國家中的安第斯山脈(Los Antes),孕育了許多寶貴的文化資產。
早在西元前一千年,安第斯山脈中就有好幾千種文化,其中比較廣為人知的就是西元1100年左右在庫斯科(Cuzco,位於祕魯)建立的印加文化,而印加人也成為印第安人(所謂的原住民indigenas)其中的一族。而其文化影響的範圍有現在的祕魯、玻利維亞、厄瓜多爾、阿根廷北邊以及智利的北部與中部第區,一直到十六世紀西班牙人入侵。在當時所用的語言有runa simi也叫做古丘亞語(quechua,西班牙文),一直到現在這些第區還是常常使用這種語言,除了現在的官方語言西班牙文之外,也常用古丘亞語來寫作民謠歌曲。
印加的原始音樂是以群眾生活為基礎發展出來的,原始音樂在公眾的社會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多變不同的旋律、歌曲及樂器是從以男性為主的日常生活中送發出來,而重要的事件慶典就把音樂一代一代的流傳了下來。
樂器,是音樂彈奏的主要成素,而中南美洲的樂器,在受到西班牙文化的影響下他們現在比較常使用的傳統樂器有:
Quena 蓋那笛
Anatas,pinkullo,siku,erque,moxeno 各種種類長短的竹笛
Zampona 排笛
Charango 恰朗哥
Pezunas (Chajchas) 羊趾甲
Cabeza 響葫蘆
Maraca 響鈴
Erquencho (阿根廷), wacjara (祕魯) 當第動物的角
Quijada de burro 驢下顎
Bombo 皮鼓
Mandolina 曼陀林琴
Cajon peruano 祕魯木箱
1. KULLAQUITA 女孩
2. POR ULTIMA VEZ 最後一次
3. LLORANDO SE FUE 哭著離去 (Lamada黏巴達此曲原來是憂傷的曲調,是玻利維亞人寫的,後來翻譯成西班牙文又轉成葡萄牙文而成為代表巴西的強烈節奏。)
4. EL CONDOR PASA 老鷹之歌 (原祕魯民謠,只有音樂,後來傳到美國填了英文詞才傳到世界各地)
5. HUMAHUAQUENO 烏瑪圭人 (再看我一眼原曲,玻利維亞)
6. ADIOS JUVENTUD 再見,少年時光 (祕魯)
7. SARIRI 流浪人
8. CUNUMICITA 聖克魯斯女孩 (玻利維亞)
9. HUAMBRA DE MI VIDA 我的愛人(厄瓜多爾)
10. LENO VERDE 綠木(音樂)
11. A LA PAZ 到拉帕茲城去
12. SOMOS QUIRQUINCHOS 我們是犰狳
犰狳(Quirquinchos中南美洲的特有動物):最早期的Charango是用已死的犰狳的殼做成的,但後來被大量獵殺,現在已改用木頭來製造Charango。
(寫作者:謝靜芳)